聰明的定義是什麼?如何客觀的描述一個人是否聰明?
我目前的答案是:組織能力
組織能力能夠讓一個人在複雜的問題中,釐清事情的脈絡。這個能力不限定只能應用在專業領域,組織能力人好的人,在人生中的所有大大小小的問題中,都能很好的看透世情的本質,進而增加找出解決方法的機率。所以一個人的組織能力越好,我就會認為他越聰明。
我認為組織能力可以由兩個面向來橫量:
組織能力會是這兩個面向是相乘的結果,也就是說,如果一個人組織一件事情的「結果」是非常優異的,即便他的速度只是平均速度,我仍然會認為他的組織能力很好、他很聰明。
我分別針對這兩個面向來詳加描述:
組織一件事情的「結果」:
前面提到過,組織能力能夠讓人在複雜問題中釐清出問題的脈絡,所以我這邊說的「結果」指的就是這個人對於複雜問題所「釐清出來的脈絡」非常清晰,清晰到能夠讓一般人一聽就懂問題在哪裡。例如說,一個複雜系統出了問題, 優秀的「組織結果」會很明確的指出問題出在某幾個特定環節、這些環節相互影響的先後順序,導致問題發生等等,讓其他人一聽馬上就了解問題本質。
組織一件事情的「速度」:
這一點就很直觀,就是輸出「組織結果」所需要花費的時間。雖然時間越快不一定越好,若時間快但結果是錯的,這樣也算不上優秀。不過速度快還是相當有優勢,因為時間快表示頭腦動得比較快,如果搭配好的「組織結果」,那我認為就會是一個相當聰明的人。
總結來說,組織能力是由「組織結果」與「組織速度」兩個面向相乘所得出來的,這個乘積越大,表示「組織能力越好」。所以,頂尖聰明的人會是對複雜問題組織的速度又快、結果又好的人。不過一般人只要在可接受的時間內給出好的「組織結果」,大家就會認為他很聰明了。
然而,在我看來,「聰明」是可以後天訓練而來的,訓練的方向主要是「組織結果」。當一個人在面對複雜問題時,即便不一定每次都能從好好的中抽絲剝繭、看透本質,但只要認真的將每次學到的經驗累積起來,久而久之,他面對新問題時自然能夠產出更好的「組織結果」;反而速度這個面向我認為比較難主動去練習。因此,在速度不變的前提下,好的結果乘上固定的速度,也就說明了他訓練出了好的「組織能力」,對我來說他就是變聰明了。所以,在每次遇到複雜問題時,竟量好好學習「釐清問題」的過程,就是往聰明的路上前進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