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在這種破萬人的大公司上班,算是一種蠻新的體驗,剛好也過了三個月了,想簡單記錄一下心得

第一個月 - 文化衝擊

這次我第一次到這種萬人以上的大的公司上班,由於整個制度跟福利都遠比我想像的好多,有一種文化衝擊的感覺。

首先報到的第一天不需要進公司,在家聽一整天的線上課程,是由HR跟一些前輩主講的線上課,同期的所有新人都要一起上,主要就是講一些公司的理念跟價值、還有隔天進辦公室注意事項,像是什麼停車、識別證啊,有的沒的。

剛到公司的第一個禮拜也都在上課,是公司給全體新人的課,講一些什麼安全注意事項,還有公司的社團福利等等。之後有部門內,針對軟體工程的課,對有經驗的人來說都不難,但公司很多剛畢業的新人,所以還是有上的必要。

福利的部分蠻多的,買公司的股票可以打折(公司出15%)、公司有免費的健身房可以用,設備還算不錯、在公司的餐廳吃飯每餐都有補助,而且裡面的連鎖店像是 711 麥當勞都有打折、買一些電影票或車票也有補助、也會有旅遊跟娛樂的補助等等。

工作內容的部分,我覺得這邊的系統複雜度真的超高,應該很難在幾個月內完全熟悉,但舊程式碼的品質說實在沒特別好,可能也是因為這些程式經手了很多人也過了很多年代了。至於工程師的部分,我覺得這邊算是滿挑的,如果是剛畢業的新人,大部分都是頂大碩士本科系,不然就是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大神,能跟這些強者共事讓我很期待。

除此之外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交通,這應該也是第一次體驗到什麼叫做新竹的地獄交通,上班前一天我看交通時間大概 8 分鐘,結果要去報到當天,上班時間一看要騎 15 分鐘以上,整個大塞爆,本來提早出門變成晚到,而且整趟交通過程中,可能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塞車

總之第一個月基本上就是上班時間上上課,熟悉一下這邊的技術、環境、同事等等,下班後就是去各個廠區的健身房踩點。其實這邊主要使用的技術 (Java, Orcale) 剛好都是之前很少碰到的,因此回家還是會看一下書。

第二個月 - 開始感到壓力

差不多在第一個月快結束的時候,主管就找我 1 on 1 跟我講我的新人主要題目:優化系統內某個服務的效能。這個服務的 code 醜到不行,執行速度極慢,也很難維護,所以想交給我來試著解決。這個題目會分成期中跟期末兩次考核,也就是兩次的報告,需要報給主管與大主管聽。期中需要產出一份完整的報告,期末需要完成所有實作,並且有一個可以 demo 的成品。

雖然這個題目我一拿到時,腦中就出現幾個解決方法,但這邊用到的技術我還不熟悉,因此實作起來就是沒那麼拿手,不過這個題目也可以很好的讓我上手團隊正在使用的技術。除了這個題目以外,還有其他比較小的題目,都是一些簡單的工程問題因此沒有特別寫出來。

由於前面已經經過了一個月,已經找到了一個上班的節奏,所以這個月主要都工作就是開始研究新人題目,思考與設計整體的架構,工程面的技術細節,及未來的維護性等等。下午會跟同事去買點心吃(因為這邊的晚餐補助下午就可以用了,有些人晚餐不會在公司吃,就會在下午的時候用掉)算是聊聊天放鬆一下,偶爾也會走到比較遠的地方去買。

不過這個月已經開始加班了,新人時期的 5:30 準時下班已經不存在,也逼得我得重新分配一下下班後運動、休息、學習的時間。

在這個月內,也開始慢慢感受到同事的工作壓力,由於我們團隊負責的軟體對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且急迫的,因此新的需求會很多,常常也會有很多要第一時間解決的問題。這時候我逐漸發現同事每個月加班的時數以及頻率,好像會有點累,開始有一種上了賊船的感覺。

但這個月裡面,最直接感受到壓力的事件來自於一個比我早入職一個月的同事,他因為新人期末考核沒通過以至於直接被趕走,直接把大家嚇傻,也讓我覺得壓力瞬間飆升。不過還好最後還是有順利完成我的期中考核,且報夠後主管也對結果表示相當滿意。

第三個月 - 困難的求生過程

第三個月基本上都是專注在我的期末考核上,由於歷經同事試用期沒過被趕走的經驗,這個月我皮繃得很緊,常常工作做一做就覺得怎麼快要下班了,於是可能就會加班繼續做,這時候小幅度的加班好像已經變成了常態。

雖然說常常需要加班,但我這個時候覺得這裡的職場環境其實還是算好的,我們報加班主管不會擋,可以自己選加班費或是補休,選補修的話,一段時間內沒有修完會變成加班費,所以加班其實不會太令人不爽,換個角度想,加個一小小段時間換一張電影票的錢,其實也還不賴。如果要請假的話,主管也不會擋,我看我們團隊的人一年應該都會出國的一到兩次吧。

這個月除了面對期末的生存壓力外,另外還發生了一件跟工作無關,但卻極大幅影響我內心狀態的事情,於是我變很滿難專心,但是又還是得面對逐步逼近的期末考核,過程好艱難。